周易预测

周易预测中心

周易教学

周易教学中心

公众号

关注易经在线

位置: 首页 > 易经全解 > 哲学思想

二元论、辩证法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元论的理论问题)

佚名 11-06

二元论、辩证法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元论的理论问题)

关键思想:一元论、辩证法、有机观念、内在目的论

关键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亚里士多德

1.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元论的理论问题):

黑格尔形而上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康德的二元论难题。

在康德那里,为了保证自由,我们必须建立本体领域,为了满足笛卡尔-牛顿建立的机械世界观,我们必须建立现象领域。对于康德来说,解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的方法就是建立起二元论,把二者泾渭分明的隔离开,但是,对于黑格尔来说,二元论根本不是一种解决方案,而恰恰是问题本身,因为二元论只是使得原本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如何用一元论解决二元论难题,就是黑格尔哲学最核心的问题。

那么二元论的根本问题在哪里?二元论的根本问题在于:如果精神和物质是完全异质、没有相同本性的两种不相干的东西,二者如何能够产生互动?举个例子:如果精神和物质完全是异质的两种东西,那么为什么当我想要举起手的时候(精神领域),我就能实际的举起手(物质领域),这个例子实际就是笛卡尔哲学的根本问题:二元论使得身心交互变得不可解释。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就是:精神和物质本性上就应该是同样的东西。所以,斯宾诺莎建立起了一种彻底的一元论:精神和物质都是同一个实体的有限样式,换句话说,精神和物质都不过是同一个实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实体把自己同时通过物质和精神表现出来,二者是一回事,是两个平行的序列,精神领域的认识序列和物质领域的序列是一一对应的。这就彻底解决了所谓的身心统一问题,也彻底解决了主体如何能够认识对象的问题(这里很好理解不做解释)。

但是,斯宾诺莎的一元论的根本问题在于:如果精神和物质是实体的有限样式,那么作为无限实体到底是如何会产生出有限的样式,即有限到底是如何从无限中产生出来的?斯宾诺莎哲学的最终失败就在于他无法解释:有限之物最初是如何起源的。对于斯宾诺莎来说,他并不把有限样式当成真实之物,他认为这仅仅只是我们的有限理性无法绝对的反映实体,所以精神和物质的有限实际上只是落在我们眼中是有限,它们本性上是无限,因此不存在所谓有限物的起源这个问题。

但是,黑格尔认为:有限物是一个无可否发的常识黑格尔哲学思想诠释,一个不可否认的经验,它的有限不是一种视角盲区导致的,这些有限物本性上就是有限的,并非是它显现在我们眼中是有限的,而是它实实在在就是有限之物,所以我们必须要解释:有限如何起源于无限或者说最初的一为何会衍化为多。

2.康德的批判(一元论的方法问题):

康德对旧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所以黑格尔在建立自己的一元论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康德的批判要求。斯宾诺莎的一元论实际上有两个问题:第一,它无法解释有限,仅仅把有限看成一种不真实的幻象;第二,它没有满足康德的批判要求,是一种独断论。所以,黑格尔的策略就是:通过改造斯宾诺莎的一元论,使得它满足康德的批判要求,使得它不再是一种独断论。

康德所谓的批判要求即是:我们一定要先审查理性的能力和界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形而上学。但是康德的理性批判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康德的批判只是外在的,这个问题可以表述如下:如果我们要检验我们的结论对不对,那么我们会要求一个标准去检查我们的结论,然而,这个标准本身又还需要另外一个标准去检验它本身对不对,标准的标准又需要被检查……最终黑格尔哲学思想诠释,这会导致检查标准的无穷后退,使得任何检验都不可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无穷倒退,就是因为在这里,结论和方法之间是“外在”的,如果我们总是从结论之外去寻求一个理性标准,那么这个标准由于它本身外在于结论,所以它又会寻求证明,直至无穷倒退。

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方法一定是内在于这个结论的,方法不是我们读者带到结论身边去的,方法本身就是在结论中,结论实际上就包含着它的方法在内。这样的一种审查,不再是外在审查二元论、辩证法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元论的理论问题),而是意识的:自我审查。自我审查的具体方法就是精神现象学揭示的那样一种方法。这样一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辩证法。辩证法实际上就是悬挂了所有外在方法,一种没有任何外在方法介入的方法。

3.辩证法(一元论方法问题的解决):

辩证法实际上是在回应康德的批判要求,它是一种内在方法,即是说方法本身并不提前就存在,它是跟着事情本身一起生长出来的,在事情没有发展以前,方法本身都不存在。

严格来说,辩证法本身并不是一种方法,或者说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可以让我们预先操作的方法,好像我们可以把一个叫辩证法的方法应用到一个对象上面,去分析和处理这个对象,这是错误的。辩证法实际上就是要让人抛弃任何预设的方法,因为只有抛弃了任何预先的方法,事情本身的矛盾结构才会呈现出来,否则当我们预先带入了某种方法,事情本身的矛盾结构就被我们人为的遮蔽了。举个最典型例子,康德的理性批判方法恰恰就是一种预设的方法,康德把所谓的先验范畴强行套到对象头上,这就导致,对象本身呈现不出来它应该有的矛盾结构,这就是预设方法对要处理那个对象的一种遮蔽,事情本身由于这种主观操作,显示不出来自身的结构。

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康德认为我们要对理性进行批判以避免独断论诚然是对的,但是康德的问题在于:他所谓的理性批判是一种外在的方法。只有辩证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内在的方法论(实际上就是无方法论),避免独断论。

4.有机观念论(一元论理论问题的解决):

通过辩证法,黑格尔解决了一元论的方法问题使得这样一种形而上学满足了康德的批判要求。但是一元论的另外一个理论问题还未解决,这就是:有限如何起源于无限或者说多如何起源于一?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黑格尔最终依靠的是有机体观念,康德给有机体下过两个定义:1.整体先于部分,整体是不可还原为部分的;2.自我组织和自我生成。举个例子,人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因为人不可能被还原为组成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其次,人是一种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生命。对于斯宾诺莎来说,一方面,无限和有限是相对立的,二者是不同的东西,另一方面黑格尔哲学思想诠释,无限又能和有限相对立,因为如果无限和有限相对立,那么就说明在无限之外有一个有限,而无限本来的意思是无所不包,那么这说明那个和有限相对立的无限实际上只是一个有限。黑格尔和谢林最大的分歧或许就在于两个点上:1.谢林认为有限的起源是不可被理性解释的;2.谢林的一元论没有满足康德的批判性要求,即谢林没能发展出他自己的辩证法。

关于有限的起源,黑格尔认为,要处理这个问题,就必须把无限看成是一个有机体,或者说得把无限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它是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具有着活生生的生命。因为,有机体的发展就是从最初的统一,再到差异的分化,最后复归统一,实际上在这一点上,谢林和黑格尔是一致的二元论、辩证法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元论的理论问题),他们二者真正的分歧在于:如何理解这个过程,谢林最终求助于理智直观,理智直观实际上就是一种超越理性理解的范畴,而黑格尔则力求在理性的范围内理解这个过程。为了理解这个过程,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人,最初是一个胚胎(最初的统一--一的环节),然后这个胚胎分化出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差异--多的环节),最终这些不同功能部分又整合为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人(复归统一--一的环节)。正因为有机体可以把统一和差异都纳入自身的环节,所以有机体是解释有限的起源的唯一手段。

这样,斯宾诺莎那个僵死的实体,现在被黑格尔转化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因此斯宾诺莎那个实体不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一个在发展的东西,所以,斯宾诺莎的实体,不是那个“复归统一的一”,而仅仅只是尚未得到发展的“最初的一”。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有机体观念如何处理精神和物质这个二元论难题。现在依照有机体观念来看,问题就简单了:有机体是一个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整体,所以物质和精神不是别的,它们根本不是两个完全异质的东西,相反,它们仅仅只是同一个有机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物质和精神的本质区别仅仅在于二者的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复杂程度不同,二者并非类的不同,只是程度的不同。所以,物质不过是尚未充分发展的精神,而精神不过就是充分发挥出来的物质,二者本质上就是同一的,这就破解了二元论的根本难题:精神和物质如何同一。有了这样一个同一的基础,精神和物质的互动,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一致,才有了一个最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只是一个形而上学基础,并非是对二元论的科学解释,精神和物质如何互动最终不是依靠哲学来解释,而是要依靠科学解释,但是哲学解释了这种科学解释得以可能的条件-即二者同一)。

5.亚里士多德对黑格尔的影响:

现在,黑格尔通过辩证法和有机体观念,已经可以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一元论形而上学,而亚里士多德思想对黑格尔的影响可以说贯穿于整个黑格尔哲学思想之中,因为无论是辩证法,还是有机体观念,实际上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里面都已经做过讨论,并且被整合到了其体系里面。

如果就一元论来说,亚里士多德对黑格尔的影响主要在于: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思想,黑格尔把斯宾诺莎的实体转换成了理念。这实际上就是一元论和理念论的结合,这样一种一元理念论思想,又被称为“绝对观念论或者绝对理念论”。

黑格尔的转换方式如下:斯宾诺莎的各有限之物的属性都是对唯一实体的展现,而理念论认为各有限之物都是对理念的彰显,所以黑格尔把斯宾诺莎的唯一实体转化为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个理念,即一切有限之物都是对那唯一理念的表现。

理念(理念有时又被称为概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际上就是“形式-目的因”,所谓形式即是一物的内在本质,即一物真正的“其所是”(比如,人有坏有好,但是只有善才是人的本性,所以只有好人才是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做到了“是其所是”),而目的因则是一物行动之所求,所以形式-目的因的含义就是:每一个事物都有着目的,这个目的不是自身之外的别物,相反,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内在形式,一物总是在努力的实现其自身内蕴的本质,正是一物努力实现其内蕴的本质所以一物才是一物本身而非另一物,比如一个人,之所以能保持他是“人”而不是“石头”,是因为这个人本身内蕴着人的本质,人正是因为依赖于这个“本质”而保持自身,在这里,以基督教神学为例,在基督教思想中,人之所以保持其是人,依赖的是一个外在于自身的上帝,是上帝的力量使得万物保持其自身,上帝因此是万物的本质,这实际上是一种外在的目的论思想,即一物之目的不在于自身而在自身之外的他物。相反,亚里士多德的理念论是一种内在目的论思想,正是这种内在目的论思想,才废除了一切对世界超自然力量的解释。因为这个整体的世界,其行动或者说发展的根源就在于它要实现其内在的本质,它要成为它真正的“其所是”。这样的一种世界观,不寻求任何超自然力量的解释,在这样一种世界观中,没有所谓“第一因”问题,因为“第一因”问题实质上是外在目的论世界观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形式-目的因,实际上和另外一个概念“隐德来希”息息相关,隐德来希作为现实来说,是指完全实现了其形式达到其目的;从动力来说,它就是事物自身真正的第一推动力,但这个力的本源在于事物的内在形式,在事物自身之中。正是隐德来希使得一物向着自己的目的前进,而这个目的实际上并非是向外求的,相反,它是向内回溯的,因为这样一种向着目的的前进实际上是在实现其内在的绝对本质。所以,当黑格尔说事物的本质在于其概念,意思就不难理解了,概念一词,其词源意思是抓取、塑造,说一物的本质在于概念,即是说一物的本性就是在于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组织、自我形成。通过这种内在目的论思想,黑格尔最终建立起了一种内在于经验的形而上学(传统形而上学在康德看来都是超验的),这样一种体系,就是绝对观念论体系。

文章来源:易经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