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预测

周易预测中心

周易教学

周易教学中心

公众号

关注易经在线

位置: 首页 > 易经全解 > 易经发展

易经容易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新人类文明

佚名 01-24

易经容易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新人类文明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理事长、新人类文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另著:《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胡雪岩的启示》、《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管理的奥秘》等。

刘君政: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行政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士。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教授、胡雪岩教育基金会理事。

字数:1500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前言(摘):

1、宇宙万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明了的宇宙秩序、也就是变化的原则规律、称为“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阴一阳指的2个符号。“--”代表阴,“—”代表阳。

2、在伏羲氏的时代里,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伏羲氏观察大自然的种种景象,采用一阴(--)一阳(—)两个符号,将人类比较熟悉、和生活比较密切相关的八种景象、以八卦来表示、告诉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与秩序。

子主题

3、周文王把八卦两两相重,两个单卦重叠起来、成为六十四个重卦。周朝创立之后,设置正式的占吞筮官员,每遇国家大事,便占卜成卦。

4、孔子生时,距离周文王重卦,已经有500年之久。他的重点把宇宙秩序和人生规律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并加强道德实践的重要性,把它视为趋吉避凶能否有效的根本要素。

5、后人把注解《易经》的传,称为“十翼”。

第一章 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

1、是天人合一的学问

“天人合一”是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好境界,不但可以天人交战的紧张与焦虑,而且能够和人文与科技的异质相通。

《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

2、是精确定位的学问

近百年来,我们饱受“求新求变”的折磨,盲目地把“新”当做进化的象征,断定一切旧的,都不如新的。

殊不知《易经》的“易”字,一方面有“变易”的意思,而另一方面,也有“不易”的需求。

《易经》的“经”字,便是不变的道理,必须经常当做遵守的法则。

我们最好明白:“生活的方式可以变,而生活的法则不能变”。

3、是未来变化的学问

未来的变化有一定规律,便是我们常说的“道”。《易经》最基本的信念,即整个宇宙都井然有序。

未来会变化,因此需要预测。但是预测得再准确,测定之后仍然会产生变化,所以测不准。

《易经》的观念就是虽然测不准,但还是要测。至少能帮助我们明白当前的处境和未来可能的变化,再加以合理的调整。

4、是趋吉避凶的学问

《易经》透过卦象和卦辞,提示我们趋吉避凶的道理,宇宙万象,实际上都遵守着一定的轨道,并各有一定的限度。

我们在“变易”的现象中,找出“不易”的法则,自然能对于本末、先后、轻重、缓急,有合理的辨别,并据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期能趋吉避凶。

5、是以德为本的学问

实际上,《易经》的最高指导原则,就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文言),意思是多做好事,积累行善的人家,一定会有充裕的喜庆;常做坏事,积累善恶的人家,一定会留祸殃给后代子孙。

《系辞》下传指出: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化生万物;圣人最珍贵的,是崇高的地位。此两者皆是以仁德和道义来维持的。

6、是永续经营的学问

今日的环境保护、生态保育,以及节能减耗,都是人类追求永续经营时,在生活上的必要措施。

地球村要想永续经营,必须发扬《易经》的精神,才会再度扬起希望。

第二章 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

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超值白金版)_易经讲座视频--易经-第01卦-乾卦12_易经容易

1、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1、汉朝时以《易经》《礼经》《书经》《诗经》《乐经》《春秋》为六经。(《乐经》早亡、只存五经)。

2、“易”中有经也有“传”,“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

3、“卦”是悬挂的意思,把宇宙间一切自然现象,用八种符号,也就是八卦来标示,每一种符号可以代表几十种事物。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代表更多的变化。

4、八卦各有三“爻”,六十四卦每卦各有六“爻”;“爻”的意思,是“交错”。借由阴(--)阳(—)的交错,构成不同的卦象。

2、学易经应先研读易传

摘:《易传》用来阐述、解释易经的,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彖传》上下两篇、《象传》上下两篇、《系辞传》上下两篇、《文言传》、《序卦传》、《说卦传》、《杂卦传》;一共十篇,称为十“翼”。

3、阴阳两个符号合而为一

阴、阳合而论之,代表一种巨大的动能;分而观之、又可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动能。现代话说,“--”代表物质,“—”代表能量。

4、八卦代表静态自然现象

“易”字是变化、变革、变易的意思,透过模拟天地变化的自然现象,来精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

5、依天道求人类生活法则

当我们觉得泰然自若时,查阅“泰”卦,以求持盈保泰;陷入“否”的状态时,查阅“否”卦,才有可能否极泰来。

6、效法天地变化启发智慧

系辞上传记载:天地产生各种变化,圣人就效仿它;上天垂示各种天象、显示吉凶的征兆,圣人就效仿它。凡是顺应天道的人,上天必然加以佑助。

第三章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

1、时与位是变化的两大要件

时间和空间,通常合起来称为“宇宙”。四方上下叫做“宇”,古往今来便是“宙”。《易经》不这样说,二是用“时”和“位”来描述。

2、一画开天是定位的开始

伏羲氏一画开天,用现代话语来说,便是“画一条水平线”。不久后觉得不够用,于是加上一条垂直线,成为四个象限,也就是四象。

3、太极是天人合一的原点

天人合一的起点,就是万事万物的原点,我们把它称为“太极”。

4、先天八卦配合中国方位

5、重挂六爻表示六大阶段

八卦原本由三个爻组合而成,周文王把两个基本卦重叠在一起,形成每卦六个爻。这六爻的次序,皆是由下往上计算。最底下为第一爻,表示第一阶段,然后依次向上...

6、把时位和性质合起来看

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由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和上爻。

第四章 能预测未来的变化吗?

1、伏羲氏画三爻卦的启示

三卦爻的上爻表示天、下爻表示地、中间爻表示人、构成天地人三才,也就是宇宙的三个主要元素。

2、三爻卦对现代人的警惕

1、三爻除了天是纯阳(☰)、地为纯阴(☷)之外,其余六卦,不是阴多阳少,便是阳多阴少,形成阴阳不平衡的局面。

2、阳多阴少的卦称为阴卦,一个有三个:泽(☱)、火(☲)、风(☴)。阴多阳少的卦,一共也有三个:山(☶)、水(☵)、雷(☳)。阴卦多阳、阳卦多阴。

3、天高明而无所不覆,地博厚而无所不载,人必须德智兼备,公而忘私、以求既大切久、生生不息。

3、八卦名称的转变和意义

易经容易_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超值白金版)_易经讲座视频--易经-第01卦-乾卦12

有了文字以后,八卦获得正式的名称:☰天为乾、☷地为坤、☵水为坎、☲火为离、☳雷为震、☴风为巽、☶山为艮、☱泽为兑。

4、周文王重卦的神道设教

不论查阅或占卜,目的都是预测或推理未来的变化。

5、现代占卜愈来愈不准确

现代人自主性提高,对于占卜结果将信将疑。世界愈变愈快,根本的原因,即在于大家的心不安定。

6、孔子倡导不占卜的道理

求神问卜的时候,若是只看结果,挑对自己有利的才行动,动机已经很不纯正。孔子对这样的占卜行为,迟反对态度。

第五章 怎样趋吉避凶?

1、吉凶悔吝是可以预知的

爻与爻相邻近,却不相合,表示多凶;爻与爻相邻又相合,那就多吉。一切吉凶,都伴随我们的七情六欲产生,只要我们的情绪起了爱好或憎恶的变化,吉凶便随之出现。

自然现象本身没有吉凶的分别,站在人类立场,才有吉或凶,因而产生悔或吝的反应。

2、吉凶悔吝之外还有无咎

从《易经》的道理来说,一阴一阳的变化,无论如何都是善的易经容易,并没有相对的恶。

读通《易经》自然明白:世界上原本没有恶的存在,只是人所不喜欢的,就把他叫做恶。社会上有善有恶,则是人与人之间纠缠不清的结果。

3、爻有当位的也有不当位

当位又称为正位或得位,表示阳爻居阳位,而阴爻居阴位。不当位又称为失位或非其位,表示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

六十四卦当中,六爻都当位的,只有“既济”卦。

4、时应承乘也有很大影响

以时间定吉凶,卦就是时,时一改变,吉凶也就跟着改变。

卦是时,爻为位。

凡相邻近的二爻,阴爻在阳爻之下,承助在上的阳爻,又称为“阴承阳”或“柔承刚”。这种情况便是“承”,大多顺而“善”。阴爻在阳爻之上,承驾在下的阳爻,称为“阴承阳”或“柔成刚”,这种情况即为“乘”,大多逆而劣。

5、先凭良心再求趋吉避凶

“易”称为《易经》,而不叫“难经”,便是要我们去掉“难”的观念,用“易”来代替。

再难的事,只要心里想着简单、很容易,它就不难了。

6、秉持中道以求事事合理

卦气由下往上,所以画卦时,也由下而上。最底下的一爻,称为初;最上面的一爻即为上。系辞下传指出“其初难知,其上易知”。

至于中间二、三、四、五这四爻;二多誉而四多惧,三多凶而五多功。由于第二爻局域下卦的的中位,通常多有称誉。第五爻居于上卦的中位,通常多获得成功。第三爻虽然和第五爻同样具有阳刚的功能,却因为所处的爻位不同,通常多有凶险。第四爻通常多有忧惧。

初、二两爻为地道,三、四两爻为人道,五上两爻为天道。

第六章 道德修养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1、道在肉身可惜难以觉察

《易经》所说的天道、人道、地道,实际上都存在于我们身上。因为天道和地道、都需要人来辅助

道不能弘人,虽然道存在于人的肉身,但不知道用心、也是徒然。人才能弘道,只要有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当然随时随地可以弘道。

2、以人为本发展整体思维

宇宙是一个大太极,我们只是一个个小太极。我们思虑任何问题,都应该站在宇宙整体的立场,必须发展处整体思维,才能够兼顾并重,面面俱到。

“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处于一阴一阳的合二为一,必须依据一阴一阳的规律而变化。

3、德本才末以道德为根本

道德这两个字,原本是分开的。“道”就是“道理”;“德”是“得”的意思,把道理付出实践而有所得,便是德。

在物质方面,我们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然而精神方面,却是可以推己及人,既久且远。

4、仁义道德主宰时代盛衰

人处于天地之间,一方面要脚踏实地,规规矩矩有地道的精神;一方面又要学习天的模糊和变化,于是“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就成为做人的原则。先站稳足部,在求表现手足的技巧。

我们漫长的历史洪流中,凡是仁义道德弘扬的,必属盛世。

5、人生在世共同做一件事

共同的的事情,说起来只有一种,那就是品德修养。

解决二十一世纪的最大难题,也就是消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与冲突,最好的方法,依然是把人生共同的事情——道德修养落实好。

6、道德促使社会愈变愈好

系辞上转说:“变而通之以尽利。”意思是变化会通三百八十四爻易经容易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新人类文明,来施利于天下。

系辞下传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告诉我们《》易经的基本道理,在于事物穷极了就发生变化,变化了自然就会通达,通达了就能够持久。

第七章 宇宙可能永续经营吗?

1、和平与发展任重道远

阴阳平衡,不过是理想状态。六十四卦当中只有“既济”卦()做得到。即使如此,卦辞仍然提出“初吉终乱”,也就是刚开始很好,不久就会引起困乱的警告。

人类的历史,就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周流过程。

2、永续经营是人类的责任

天在上而尊,地在下而卑,用意在提醒我们,天是精神的代表,地是物质的呈现。

物质提供我们生存的保障,精神才能够使我们生活的有意义、更有价值。

3、回归原点以求重新出发

孔子在《序卦转》中记载的十分清楚: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措置的意思)。“

人道的伦理道德,从夫妇开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位,表示男女平等而不同性质。

4、易经大家庭的阳息阴消

八卦的变化,可以用阳息、阴消来观察。

我们常说的“消息”,其实就是阳向上增长,而阴向上消剥,所产生的变化。今天所说的讯息,意思是一样的。

阳的功能,在使阴减少;阴的功能,同样使阳减少,并没有善恶、好坏、厉害的分别。

在《易经》这个大家庭当中,乾代表父、坤即为母。震为长男,坎为次男,艮为少男。乾为老阳,震、坎、艮是少阳。巽是长女,离为次女、兑即少女。坤为老阴,巽、离、兑为少阴。

5、从家和万事兴到致中和

《易经》大家庭的基本成员,以八卦为代表。其中基本原理,便是我们常说的“致中和”。

从乾坤定位着手,以家和万事兴为共同努力的目标,而不再以“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个人主义自居,然后推而广之,逐步“致中和”,人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6、易经在21世纪的效能

《易经》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交感,组成和谐共生的生态网。人与人之间,必须有所觉悟,唯有“通天下之志”,才能“成天下之务”

成就天下的一切事物,先决条件是通晓天下人的心志。心志相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同人卦指出,只有具备正德的君子易经容易,才有可能与天下人心志相通。

第八章 易经是怎样开始的?

易经讲座视频--易经-第01卦-乾卦12_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超值白金版)_易经容易

1、想一想伏羲当年的情况

伏羲氏的时代,自然的景象居多,人为造作很少,人们很习惯于隐秩序,显秩序反而不明显。

伏羲氏最大的贡献,是他的智慧,为人民定出了方向。“智慧”和“知识”不同,方向的指引,主要靠智慧。

中华民族,本来很有智慧,现代却丢失了,学了很多知识,只落得小聪明,失去大智慧,是现代中国人最大的不幸。伏羲氏的时代,人和神是同一的,既没有神圣的灵光,也没有迷信的色彩。

2、神就是知变化之道的人

系辞上传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懂得变化规律的人,知晓神明的所作所为,大家也就把他当神了。

若有人能够掌握未来的变化,摸清楚神妙的事态,那当然是神明,用不着怀疑。

3、伏羲时代以隐秩序为主

一阴一阳谓之道,那么有隐秩序就有显秩序。隐秩序要透过显秩序来表现,但仍有隐而不显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看不见的手”。显秩序中,有隐秩序的影子,使我们隐隐约约,觉得那一只看不见的手,真的若隐若现。

现代的隐秩序所占的比重,刚好和伏羲氏时代显秩序的部分;而伏羲时代隐秩序的比重,却和现代的显秩序一样。

4、文武之道不坠各有见解

文王距离伏羲三千多年,显秩序的势力,愈来愈大,和隐秩序的距离,愈来愈遥远。文王不得不用当时的显秩序,来解说他所明白的隐秩序。直到500年后的孔子时代,依然争议不断。所以孔子才说:文王、武王的道理,并没有失落,仍有人传着。

不过贤人记得“大用”的“道理”,不贤的人记得“小用”的“术数”。

5、天地万物只有一个道理

宋朝的朱子说得好:宇宙间一切事物,只有“道理”是真实的,其余万事万物,都是颠倒而迷妄。每一时刻,都有变化、毁灭的的可能。

这个不变的道理,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依据“象”和“数”推理出来的,称为“象、数、理”的连锁作用,是推理而不是神通。

6、道德人格成为主要关键

趋吉避凶要靠自己,主要关键在于自己的道德人格。

系辞上传所说“继之者善也”,“继”就是保持方向,也就是保持正道向善的精神。人或事的“吉”“凶”,即是依据合不合乎道的向善。

第九章 易学的神是什么?

1、古代人与天及神的关系

中国古代,把“天”当做人间的最高主宰,相当于基督教所说的“上帝”。然而,“天”和“上帝”不同。中国人只把人力所不能决定的部分归于天意。

天无言,人只好猜测天意。猜得准的,大家就认为很“神”。逐渐引申为“凡能协助人明白天意的”,都称之为神。

2、鬼神依人世的习惯运作

我们说神没有不可解释的神秘性,主要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生死不过是阴阳的变化,所以“人死为神”,便很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中国人习惯把祖宗牌位扛在肩膀上,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祭祖先时家人团聚,在祖先面前交换意见,总归比较容易形成共识。

中国人最有趣的事情,便是把自己的祖先当做神,却把同样是别人祖先的游魂称为鬼。

3、占卜乞求神示的公信力

占卜乞求神示,用现代话来解释,应该是占卜的人,为了增加公信力所假定的一种方式。

伏羲氏画八卦,原来可能是为了造字,并透过符号的变化,以实施教化。

到了殷商时代,大家过度信神,所有人事都诉之于神,以致利用占卜欺惑大众,层出不穷,反而造成不安。

周文王重卦,原本想要扭转当时一切听命于神的不良现象,希望大家透过卦爻的变化来趋吉避凶,而不是接受吉凶的判定。

4、以人为本的天神鬼定位

一直到现代,我们仍然停留在“既没有能力证明鬼神的存在,也没有能力证明鬼神并不存在”的无奈阶段。

祭祀时诚心诚意,自然会感觉到鬼神的精神,好像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有了这一层体会,使人对自己的精神,产生“不死”的信心。于是有限的生命,可以借由精神的无限延伸,而增加很大的价值。

易经讲座视频--易经-第01卦-乾卦12_易经容易_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超值白金版)

5、敬鬼神目的在加强自律

同样是人,有人知过能改,有人却不知过错,或者明知过错也不能改。品德良好的,鬼神热心指点他,促使其知过能改。品德修养不好的人,和鬼神不可能有感通,不能够获得及时的指点,,因此不知改过。

孔子用道德修养来打通幽冥世界和人生的界限,对鬼神采取“似有若无,似无若有”的“亦即亦离”心态,借由鬼神的感通来提高人的自律。

6、透过鬼神意在求得感通

透过“人死为归”,“归”即为“鬼”,若是继续生前的品德修养,不断地为公众服务,便有机会被尊奉为“神”,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永生的有效途径。

中国人不讲求宗教仪式,主张随缘即可,因为我们重视的,是鬼神的德行。无形无迹,却便于感通。品德高的为神,低的为鬼。

第十章 易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1、真正的功能其实是心易

修研易学,真正的功能,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也可以说,用心选择呵护自己需求的人生途径。简单一句话,用心变易,所以叫做“心易”,和“心想事成”是一样的。

2、卜占卜也可以妥善自处

占卜的正确用法,应该是针对不方便明说的人,讲解道理之用。

一般人如果以占卜来发现自己现有的处境,寻求妥善自处之道,实在也无可厚非。但是每一卦,都应该用心研究其中的道理,而不是只问吉凶。

遇到事情,稍微冷静下来,很快就会明了自己的处境,寻思妥为自处的因应,也就可以不占了。

3、重视道德实践才是根本

孔子的用意易经容易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人类自救协会、新人类文明,在唤醒我们本有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自主性。若要发挥自由意志的力量,必须以道德实践来改变自己的言行态度。

实践道德而有所得,便是德,反之即为失。

4、道德实践不能保证成功

孔子说过:“君子之道有四件事,我还没有做好一件:为人子事奉父母应该做的事,我尚未完全做好;做臣子事奉君上应该做的事,我还没有完全做到;做弟弟的敬兄长应该做的事,我都没能做到;朋友之间互相对待应该做的事,我也不能以身作则,率先做好。”

圣人尚且如此,一般人想要“平常的德行尽力实践,平常讲话力求谨慎、说话时顾到能否实践,而做事时也要考虑到自己所说的话“,实在谈何容易?

5、中庸是恰到好处的效果

道德实践要求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致中和”,合乎中庸之道。

“中庸”就是道德实践恰到好处,必然成功。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走中间路线”或者“骑墙观望不置可否”,当然,也不一定“不走极端”。

6、名位不同各有行事准则

天下人为数虽然很多,可以按照类别的不同,各自聚合,成为不一样的族群。天下万物,同样可以按照群体的不同,彼此有所区分。

近百年来,我们羡慕西方的科技发展、生活富有、自由活泼。穷到连志气也没有了,竟然用西方的标准,反过来检视我们的言行,把优点也看成缺点,以致自信心低落,自尊心丧失。

凡此种种,都是不明易理的缘故。无心却造成很大的祸害,必须正本清源,把《易经》好好读一读,先了解自己的所言所行,原来是有所本的,不过和西方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一定是错的。

把自己的“心易”功夫做好,才能走上正道。

阅读收获

1、明白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由来与演变过程;

2、认识了各类晦涩难懂的八卦图形与符号;

3、懂得了八卦图形排列秩序与推理逻辑;

4、学会了用八卦占卜预测的基本方法;

5、理解了《易经》在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正确用途;

结语:

二十世纪最不幸的话语,应该是“求新求变”,造成大家只要不违法易经容易,什么花样都可以玩,只要是新的,仿佛便是好的。

易学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守常、守经、有原则),然后合理地有所变。

西方人把“易经”翻译成“The Book of ”,以致“只看到变易的一面,却忽略了不易的重要性”。现代西方人,比较明白变易与不易缺一不可的道理,已经将“易经”直接翻译成“I-Ching”。可惜“求新求变”,流传了这么久,受害的人成千上万,要找谁求偿呢?

文章来源:易经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