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预测

周易预测中心

周易教学

周易教学中心

公众号

关注易经在线

位置: 首页 > 易学符号

【知识点】小学生的基本用法,值得收藏!!

佚名 12-04

【知识点】小学生的基本用法,值得收藏!!

摘 要:怎样进行标点符号的教学呢?正确的做法应是: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

关键词:标点符号;停顿;层次;语气;感情

标点符号是表达书面语言的停顿、层次、语气、感情的,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地学习和使用它,能增强书面语言的交际效能。小学生学习语文,打下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不可忽视书面语言的这个“有机组成部分”。按《大纲》要求,小学生应认识并会用常用的十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顿号、冒号、分号、引号、书名号、省略号、问号、叹号):句号的基本用法是陈述句末尾用句号。如: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逗号的基本用法是用于需要隔开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顿号的基本用法是分隔同类事物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句号短。如: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寺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冒号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停顿,其停顿的时间比分号长,比句号短。它可用逗号,有时可用句号代替。分号的一般用法是一般用于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要比逗号更长。在句中凡是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大纲》既有规定,教学应有安排。在不少地方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标点符号这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被遗忘的部分“,影响了学生阅读和书面表达的效果。学生写文章,滥用逗号,错用顿号、问号,不会用分号等现象十分普遍。那么,怎样进行标点符号教学呢?采用定义加举例或照本宣读的办法【知识点】小学生的基本用法,值得收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为它不生动。正确的做法应是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

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是指在教学标点符号系统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注意用古今中外实例教学。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标点符号的积极性,教师在导语中可以引进这样的故事:某出版商收到托尔斯泰一封信,上面只一个“?”,这是托翁询问对他寄出的稿件反应如何。出版商当即回信,信上只有一个“!”怎么最容易学标点符号,表示赞扬……学生听了故事,就会认识到标点符号在表达上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求学的欲望。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要求在教学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时要结合课文,结合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实际。《在仙台》一文中,写藤野先生对鲁迅说了这样一段话:“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一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有办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段话表现藤野先生热爱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这段文字中的破折号,表示藤野先生话锋妙转,活现了藤野先生既喜爱鲁迅又尊重科学,看似矛盾【知识点】小学生的基本用法,值得收藏!!,实为统一的心态神情。结合这段课文的阅读,教学破折号的有关知识,可以收到提高阅读的效能、学习标点知识的双重目的。在标点符号教学中怎么最容易学标点符号,还可以举出学生错用标点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改正,并结合讲授,复习有关标点的知识。这样,可以使标点符号教学更有针对性。

设计并指导学生做精要的练习,也是标点符号教学的重要一环。练不在多而在精。有位教师在教了几个标点符号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综合型的课堂练习:先在黑板上写五个“你去”,然后要求学生仔细体会它的语气,加上适当的标点。教师面孔一板,桌子一拍,指着学生说:“你去。”学生大笑,被指的一个学生走到黑板前在第一个“你去”后加了叹号;第二个,教师似乎在思索,说“你去”时,把“去”字拉得特别长,学生都标了破折号;第三个,教师对一个学生说:“你去,把第三个‘你去’标点标好再坐下。”学生体会到这是停顿,上去点了逗号;第四个,教师迟迟疑疑地说:“你去。”学生上去加了问号;第五个“你去”后面,教师自己加了省略号怎么最容易学标点符号,表示可说而不说或者无须说。这种类型的练习,精巧活泼,收效好。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多让学生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多练能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要点,多练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

能力。

总之,标点符号是表达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曹胜利.浅谈小学标点符号教学[J].学周刊,2012(34).

[2]陈德惠.标点符号教学的有效招数[J].小学语文教学,2012(3).

[3]庄蕙菱.谈谈语文标点符号教学的一些体会[J].青年文学家,2009(9).

[4]石彦霞,杜晓梅.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与语言功能[J].语文建设,2013(2).

文章来源:易经在线